公司业绩大幅高增,行业龙头尽展风采。
对第三代技术空气吸热器进行了探索,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王志峰 理事长(科技部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延庆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执行情况为例,报告了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依据传热介质、工作温度和系统发电效率的不同,中国科学家绘制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路线图,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划分为四代:延庆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研发掌握的是以水和导热油为传热介质的第一代技术,工作温度230 -430℃,年光电转换效率约12%。
这座国内首个MW级太阳能热发电站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电工程(集团)公司等国内11家单位共同参加研发建设,电站设计、电站主设备供应、电站安装等重要环节均由国内单位完成。对MW级的槽式电站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燃煤互补等重大方向也立项支持。2012年8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及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科技部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2012年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海居铂尔曼度假酒店隆重召开。延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项目2007年1月底正式启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的立项和建设支持,2009年获得北京市发改委的工程核准批复,开始动工建设,几年来一路攻克了遇到的诸多难题,终于在2012年5月至8月间将整个系统调试发电成功。同时,对大容量跨季节储热技术也设立了支撑计划支持
其中,与江苏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55亿元的50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场项目。9月22日下午,经贸洽谈暨项目签约仪式在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举行,江苏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在多金属矿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多个领域与阿右旗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书,协议引进资金217亿元顺应保增长的号召,地方政府也各自利用地方财政平台,大力扶持光伏组件企业,使其产能在2009年、2010年迅速膨胀。
因此,重组很可能是由光伏行业之外的企业发起。更严重的是,从中国光伏企业的现金流和偿债能力来看,企业捱过行业寒冬的前景不容乐观。截至2012年6月30日,赛维LDK有现金2.962亿美元,短期借款则高达24.3亿美元;天合光能现金6.6亿美元,短期借款为7.34亿美元;英利绿色能源有现金和限制性现金共8.8亿美元,短期借款13亿美元。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出路是兼并重组。
而此前赛维LDK已宣布裁员5554人,裁员比例为22%。尽管如此,一直以严格成本管理有别于其他光伏企业的英利总体情况尚可,尚未考虑用裁员降薪的手段来削减财务成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光伏企业员工数以万计,一旦破产会加大地方政府的就业压力。彼时阿特斯市值1.48亿美元,仅是高峰期的十分之一。对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眼前的巨额亏损和资金链紧张,或许是比欧盟反倾销更迫在眉睫的难关。我预计大约60%70%的生产企业要关闭,尤其是那些产能小于10万千瓦的、不具有规模经济的公司。
英利今年5月发行了15亿元人民币的中期票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但难以平衡商业银行贷款停止的损失。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产能是全球需求的两倍,兼并重组是唯一出路,洗牌者很可能是光伏行业之外的企业。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主投光伏项目的中层人士表示,五大发电集团并不急着进入中游组件领域。光伏企业已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冷遇。
数据显示,主要光伏企业亏损额均加大:英利绿色能源亏损9019万美元,同比增加255.21%;赛维LDK(NYSE:LDK)亏损2.21亿美元,同比增加152.33%;天合光能亏损9210万美元。国金证券甚至认为光伏行业目前处于底部洗牌期,不排除一线企业退出市场的可能性。
多方了解,证实此事基本属实,收购告吹是因为估值不统一。科尔尼咨询公司合伙人BernhardHartmann甚至认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与2008年底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很有关系。
江西省新余市政府本打算用地方财政预算援助赛维,但杯水车薪无法缓解赛维困境,且地方政府直接干预民营企业的做法受人诟病。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在1左右是健康的)。今年以来国内外的三起收购,都印证了这一趋势。不少企业资不抵债了,现在不是收购的好时机。尚德电力尚未出二季报,但预计二季度毛利率为负10%。众多券商对光伏企业的偿债能力表示怀疑。
第二起是赛维LDK传出被地方国企托管。而且除了天合光能,主要光伏企业的速动比率都低于1.0,尚德电力和赛维LDK更是低于0.5(速动比率是业内常用的一个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即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值。
银行如果此时离开,或选择观望,企业就会很难受。找不到源头活水,自然要靠减员增效。
据,尚德电力决定暂停无锡地区部分电池工厂的生产,这次电池产能调整涉及的员工约1500人。通过省属国企将其国有化,不失为一个折中办法。
8月27日,韩华与Q-Cells的破产管理人达成协议,以555亿韩元的价格收购Q-Cells的德国总公司和马来西亚工厂。对外出口遇阻,对内价格战惨烈,中国光伏行业已陷入普遍的财务困境。此后,江西铜业等省属国企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制企业联合托管赛维的消息一度盛传。虽然英利不会降薪裁员,但我们从财务管理的角度非常理解那样做的企业,这也是应对危机的一种办法。
那样做的企业名单已越来越长。Hartmann建议中国公司参照韩华案例,抓住机会收购欧美破产倒闭的光伏企业以获取先进技术和工艺。
英利的一位高层人士坦言,英利在股市上已基本丧失融资能力,政策性银行如国开行目前尚能提供贷款,但未来如何不好说。经济不景气的持续、欧美国家的补贴减少,导致在建的以及筹备的光伏项目都在削减,这加剧了中国光伏组件企业的产能过剩。
在业内人士看来,阿特斯能被中海油看上颇让人羡慕,大部分光伏企业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在英利总部了解到,虽然英利宣称不裁员降薪,也正在控制产量。
现在企业最需要有战略眼光的银行出手支持。上述英利高层人士表示。英利原定2012年出货量为2GW(200万千瓦),在上半年完成近1.2GW的情况下,公司将放慢生产步伐,致力于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工作。光伏企业已没有太多议价能力,现在是我们主动的时候。
在融资无门又无法和债权人达成协议的情况下,Q-Cells于今年4月2日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中国的产能已经达到了50GW60GW,而全球的需求只有25GW30GW。
尚德电力和赛维LDK压力最大,其债券价格也大幅低于面值,企业有破产风险。各企业均有不小的财务缺口。
央企中海油向媒体透露正和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商议收购阿特斯,但没多久即被瞿否认。尚未公布二季报的尚德电力,一季度末的现金为4.74亿美元,短期借款为15.75亿美元